美国作家艾琳·R·萨克斯(Elyn R. Saks)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也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精神病学兼职教授,还是美国新精神分析中心的临床研究员。她编著的书籍《我穿越疯狂的旅程: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故事》(原作名为Center cannot hold: my journey through madness),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书中艾琳从一个病人的视角详细阐述了自己多年来与疾病抗争的经历和克服重重困难的心路历程,为很多同样遭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人带来巨大的希望和鼓励。

 

精神疾病有很多种,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对于精神分裂症,人们并不陌生,但生活中却极少人真正了解和懂得。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识别精神分裂症,理解和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逐一展开介绍。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我们常常会听说精神分裂,以为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分裂成几种人格,其实并不是。

 

从字面上看,精神分裂症指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支离破碎了,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1]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因素

 

尽管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已有一套规范的治疗,但至今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变化仍未有确切说法,通过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

 

1.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1]。在精神分裂症的各种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的影响高达70%-85%[1]。一项规模较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确定了108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位点,这一发现最终确定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疾病[2]。同时,环境因素及其与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也影响着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

 

2. 孕期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母亲在孕期提供给胚胎的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有一定影响。包括:母亲在孕期感染病毒、孕早期严重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孩子生产时发生产科并发症如产伤、缺氧、先兆子痫等。这些环境因素均可能对神经发育障碍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增加精神分裂症患病风险。

 

3. 神经生化因素

 

科学家认为,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功能活动亢进、谷氨酸功能不足等各类神经生化因素,都是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3]

 

4. 社会心理因素

 

临床发现,社会心理因素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1],常见的包括文化、职业、社会阶层、移民、社会隔离与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等[3],比如童年期遭到虐待、疏忽,青少年时期失恋、辍学、被暴力等,这些因素均可能诱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症状?

 

精神分裂症与身体其他疾病不同,它很难通过抽血、体检来被发现,而往往只能由一些症状来判断。然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几乎所有精神症状和症状群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均可出现。因此,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有极大意义。

 

1. 前驱期症状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在首次发病前都会出现一系列前驱期症状,最常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情绪改变,原本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抑郁、焦虑,情绪容易波动、易激惹等;

◆ 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或想法;

◆ 感知改变,包括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 行为改变,如社交兴趣退缩或丧失,多疑敏感,职业功能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爱好”,如痴迷某些抽象的概念、哲学和宗教迷信问题等[3]

◆ 躯体改变,可能出现睡眠和食欲改变,虚弱感、头痛、背痛、乏力、恶心等;

◆ 部分青少年患者会突然出现强迫症状为首发症状[3,4]

 

前驱期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常与情绪变化、身体疾病混淆而被忽视,该症状在青少年中都不少见,但临床上对于前驱期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以及预后都是比较好的,因此,加强症状了解对于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意义重大。

 

2. 显症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发展到显症期大致可呈现五个症状维度(亚症状群):幻觉、妄想症状群;阴性症状群;瓦解症状群;焦虑抑郁症状群及激越症状群。其中,前三类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特异性较高[3]

 

(1)阳性症状

阳性症状是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言语和行为的紊乱(瓦解症状)[3]

 

① 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之一,属于思维内容障碍[3]。患者脑中会出现一些荒诞无比、与事实不符的信念,但患者却坚信不疑。在疾病初期,部分患者也许还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并受妄想的影响做出某些反常的言行[3]。例如总感觉有人要陷害自己,总感觉周围人的言行在针对他,坚信自己有特殊能力或者正被外界生物控制等等,这些妄想的内容往往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联系[3]。比如曾见这样报道:老人坚持认为有人在自己的菜地里撒农药,坚决不吃自己家的菜,甚至会去拿锄头毁掉菜地;青春期的少年认为周围的同学对自己有偏见,或者是钟情妄想,认为身边的同学都喜欢自己;也有人没有理由却坚定无比的认为自己是抱养的,即使亲子鉴定摆在面前,也会认为鉴定报告是假的。

 

② 幻觉。正常人在光、声、味、热等外界环境刺激下会产生感知,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便没有刺激也会产生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等感知体验,其中以幻听最常见[3]。比如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听到某人或某些人的交谈或议论,对自己指点、谩骂甚至是一些命令性的指令。除了言语性幻听,有些患者还有出现非言语性幻听,例如听到虫鸣鸟叫、机械噪音或音乐声等,这些幻听多会给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患者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3],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③ 瓦解症状群。瓦解症状群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过程障碍、怪异行为和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3]。其中,思维形式障碍定义为言语表达中明显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量的紊乱[3]。我们知道人类正常的思维形式是具有逻辑性、连贯性的,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出病理性赘述、思维散漫离题、语词新作、重复语言等思维形式障碍[3]。行为症状表现为单调重复、杂乱无章或缺乏目的性的行为,比如扮鬼脸、傻笑,当众脱衣、脱裤;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或出现紧张症行为,如动作缓慢、少语少动、蜡样屈曲,或突然发生不可理解的冲动行为等[3]。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不适当情感,如反应性降低、反应过度或情感倒错等[3]

 

(2)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不同,是指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涉及情感、社交及认知方面的缺陷。例如表现为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个人卫生懒于料理;在情感反应、面部表情、体态语言、声音语调等方面缺乏外显情绪表达;日常生活中缺乏期待和快感,不能获得愉悦感,对社会关系冷淡、社交兴趣减退或退缩等[3]

 

(3)焦虑及抑郁症状

临床统计,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伴随抑郁和焦虑情绪,尤其以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但医生和患者家人常常被患者外显的精神病性症状所吸引,因此对此类症状重视不够[3]。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出现可加重阴性症状,因此,焦虑及抑郁症状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

 

(4)激越症状

很多人谈起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表现出恐惧,担心患者对自己有攻击行为。的确,临床上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激越、冲动,从而造成毁物、伤人及自伤等严重后果。

 

(5)认知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一系列认知功能缺陷,包括注意、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情节记忆、抽象概括和创造力等方面[3]

 

(6)自知力

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知和判断能力[3]。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常缺乏自知力,而自知力又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3],因此这也对患者接受并配合治疗带来很大考验。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治疗

 

虽然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并不明确,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易感人群、超高危人群,社会可以做的是努力营造健康的环境,尽可能减少社会心理诱因。对于处于前驱期的患者多加留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

 

1. 药物治疗

 

不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都应该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3]。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必须遵从药物使用原则,坚持早期、适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一旦确定患者有药物治疗指征,即应启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此外,治疗一般不要突然停药,除非某些紧急情况的出现[3]。治疗过程中用药需根据病情遵从医嘱,如自行停药可带来一些列的不良后果,比如病情更复杂、更难治,治疗费用增加,继发内科并发症等。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多数应用电抽搐治疗。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不一样,并不适用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对于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和杀人倾向,以及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会考虑使用电抽搐治疗[1]

 

3. 心理治疗

 

除了以上两种之外,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个人及家庭等方面去干预。

 

(1)患者个人

首先,甩掉心理包袱,正确面对、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其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同个体之间症状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中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应根据不同病期、主要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1]

 

(2)家庭

研究发现,家庭内部的情感表达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和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因此,家庭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1]。作为精神分裂症家属需要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学会与患者相处,以及学会应对应激的方法,帮助患者减轻压力。例如,充分理解他们的某些信念或幻觉在他们的世界中是真的,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和权利,保持对他们的尊重、支持、友善,鼓励患者寻求治疗、坚持治疗。

 

尽管大众对精神分裂症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和关爱还是比较欠缺的,谈起精神分裂症也大多避而远之,这很容易让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遭受“打击”。其实,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坚持治疗后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减轻精神症状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1];而且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1],多处于读书学习、步入社会工作的人生变化阶段,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德国前国脚罗伯特克恩病发后曾在日记中写到:“如果把我的脑子换给你一个半钟头,仅仅一次就够了,那么你会明白我为什么疯狂。”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也应给他们多一分关爱和宽容。

 

(本文仅作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作为临床诊治依据,具体诊治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文档编号:SMPC-NP-TA-23-05-0006

【参考文献】

[1] 赵靖平,施慎逊.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4-98.

[2] Schizophrenia Working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Biological insights from 108 schizophrenia-associated genetic loci. Nature. 2014 Jul 24;511(7510):421-7. doi: 10.1038/nature13595.

[3] 郝伟,陆林.精神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5-103.

新闻中心
大学生精神卫生科普视频
大学生精神卫生科普视频
×
Copyright @2016 双色球中奖省份查询 - 双色球中奖新闻 - 新易盛  (沪)  -非经营性-2016-0021  沪ICP备16016494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939号
您正在离开双色球中奖官方网站

您即将离开双色球中奖官网,并跳转至第三方网站,请注意相关风险。

返回